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校在2013年度继续推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现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始终把学风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显要位置,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每年党政工作要点。校、院两级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完善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落实倡导优良学风的制度规范。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体系,把学风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办学管理的全过程,深入到校领导、教师、学生、管理及服务人员等各个层次。
二、健全制度,多措并举,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制度是学风建设的有力保障。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预防学术腐败,严明学术纪律,加强我校科技成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学校修订出台《安庆师范学院学术道德规范》,规范健康的学术行为,维护学术尊严,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学术创新的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造就一支作风严谨的高素质学术研究队伍,树立科研工作者的良好的自身形象,自觉维护学校的良好声誉; 在学校各层级教师岗位、实验岗位、工程岗位职称评聘工作中,对有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者,实行一票否决;为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督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认真抓好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特将学术道德建设写进了《安庆师范学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并纳入学校廉政文化建设范围;同时,制定《安庆师范学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实施办法》,认真听取群众包括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在内的各项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制定《安庆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科学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制定《安庆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新进校的年轻教师配备师德高尚、资深年长的教授作为职业导师。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教师岗位培训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一入学就帮助研究生新生树立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三、加强宣传,丰富活动,营造学风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利用校内广播站、电视台、校报、网络、橱窗、显示屏等宣传媒介,通过邀请学校领导、专家教授以及知名校友做报告、评选“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等形式开展学风宣讲活动,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有效地把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治学观,形成严谨、科学、务实、创新的学术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优良学术风气建设和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推进教务学术公开,建立教师师德和学术诚信档案
学校开辟网络专栏动态公布教师课程开设情况,启用科研管理体系,实施全程动态管理,及时公布教师科学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的动态进展情况,既激活广大师生投入学术研究的动力,又通过施压,促其克服对工作的畏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争先恐后、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同时把教师师德和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教学科研管理范围,把教师队伍科研诚信度,列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建立学术诚信个人档案。制定出台《安庆师范学院二级学院科研考核办法》和《安庆师范学院二级学院科研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将科研诚信建设纳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范围。
五、学报编辑部和研究生处加强监管、规范学术行为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净化公共学术平台,维护正常的学术生态,倡导优良学风,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我校学报编辑部一直本着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自身学术责任感的精神,严格审稿,不给学术不端行为有可趁之机。同时,建立规范、科学的审稿机制和方法,及时发现投稿者的学术不端行为,对来稿如出现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虚假注释等任何一种情况,一经发现,立即撤稿。
研究生处将毕业生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在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一环,依照《安庆师范学院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规定》(硕学委〔2008〕5号)中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毕业生硕士学位论文,除按比例送交校外专家盲审外,继续使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文字重合百分比超过30%的学位论文,由指导教师敦促作者进行修改,并进行二次检测,否则不予参加答辩”。
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计划和举措
维护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抵制学术腐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校将坚持以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的手段,使学风建设成为高校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渗透到我校各项科研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从师生到学院到学校的全面良好健康的学术氛围,净化学风环境,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学术繁荣、教育发展打好基础。具体计划有:
1、进一步加大对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建设的宣传。在师生中积极推行学术行为、学术道德自律、自检行动,大力宣传师德高尚、学风优良的先进师生事迹,通过专题报告、研讨、论坛等形式对学风建设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使学风问题进学校、进书房、进大脑。
2、加强学风建设理论研究,拓宽学风建设工作思路
鼓励教师开展学风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将学风建设工作与学校的安全稳定、教学、党团建及校园环境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学风建设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和载体,加强学风建设的举措,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把学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3、改进学术评价体系,形成学术道德建设的引导机制。
正确的评价导向是学风建设的风向标。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业绩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推进同行评价、海外评审,实施优秀成果代表作制度;根据学术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探索针对不同学科类别的岗位分类管理评估办法;严格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科研项目评审和人才引进评议等环节,明确评审机构设置及成员组成原则,评审时实施关系人回避制度;将学术道德水平的考量纳入到师生业绩、素质的考核范围中,建立符合广大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倾向;统筹协调科研资源配置,使资助与成果质量直接挂钩;规范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形成以优良学风为荣的价值导向。加强学风问题的网络平台建设。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强化监督管理过程,促进科研人员加强学术道德学习,提升学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