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应人文与社会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周少川教授在龙山校区文渊楼503室作了一场题为“我国古代典籍的产生”的学术讲座。学院1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人文与社会学院副院长金仁义教授主持讲座。
周少川教授从中华文明的传承切入,图文并茂的展示了我国古代典籍产生的历程。从典籍产生的传说引入,用不同时期的文字和丰富的史料展示了典籍的概念,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典籍的构成要素,叙述了早期典籍的产生和正式典籍的产生。周少川教授的讲座语言风趣、逻辑严密、史料翔实,给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高端的学术盛宴。不仅如此,周少川教授以其扎实的史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在场学生进行了精彩互动,答疑解惑,现场讨论热烈。周少川教授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运用历史的智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令学生受益匪浅。
最后,金仁义教授就本次讲座作了学术总结。金仁义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讲座的学术意义,希望同学们学习周教授扎实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人生态度,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扩大知识面,加强史学素养,提高学术水平。(学生通讯员 雷溪)
专家简介:周少川,广东省汕头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垣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历史文献研究》主编,现任常务理事、荣誉会长。担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完成多项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出版《古籍目录学》《中华典籍与传统文化》《藏书与文化》《元代史学思想研究》《陈垣年谱配图长编》《中国典籍史》《中国出版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文献传承与史学研究》《〈资治通鉴〉的历史智慧》等专著,主编出版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3500万字。成果多次获国家出版奖、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