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上,应人文学院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书文教授在线上作题为《论文学张力》讲座,本次讲座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汪孔丰教授主持,江飞教授与谈,文学类硕士、部分本科生聆听学习。
孙孙书文教授先后详细讲述了三个问题。首先是“文学何用”,他概括为通世故、提境界、解忧愁;其次是“好文学与好人生同在”,他认为完善的生活就是好的艺术品;最后是“优秀的文学是充满张力的文学”,他提出有张力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在结束之际,他希望同学们能登宇宙之境,走进文学作品的深处,存信仰,能思辨,有厚度。
在交流环节,江飞教授认为本次讲座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孙教授对于文学张力的研究可谓“抽丝剥茧、层转层深”,这种方式值得大家学习。江教授还强调学术研究要将人生和艺术打通,看到其中的联系,将文论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注重培养广博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之后,学生积极向孙教授提问,如在青年的不确定时期如何寻找志业?如何达到宇宙之境?面对充满矛盾的现阶段如何应对?这些都得到了孙教授具体而详细地解答。
最后,副院长汪孔丰总结发言,他认为孙教授的讲座有三个鲜明特色:其一,问题意识鲜明,不仅“文学张力”这个命题极为重要,而且其中所涉及的三个子问题也都十分重要;其二,学术视野开阔,孙教授在讲解中旁征博引,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结合,显示出深厚的学养;其三,方法指导意义,孙教授提出的“文学张力”说,有助于我们怎样去深入研读文学文本,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本次讲座是人文学院敬敷人文讲坛第十六讲,是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立项建设系列讲座之一,对于学院的学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简介:孙书文,男,1974年生,山东兖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致力于文艺基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数字艺术、文艺理论批评等领域研究。出版《文学张力: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文学与革命》等12部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史哲》《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多项。论文《主旋律影视的大众文化认同——论“赵冬苓编剧”》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二等奖;论文《“深入生活”: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关键词研究》获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另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奖励。(撰稿:刘舒欢 摄影:曾晴陶雨珊 编辑:管婷婷 审核:汪孔丰 汪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