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杨树森教授在菱湖校区红楼二楼会议室作了题为“谈谈生活中的学术”的讲座。文学院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聆听了讲座。
杨教授从家庭看足球比赛的故事引入主题,指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标准存在历史局限性,具体来说,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哲学层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个人道德行为准则上的一种表现;二是社会学角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抹杀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不利于调整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伦理学角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代道德基本准则不协调。杨教授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己关系的不同存在四种模式,即“人所不欲,施之于人;人之所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施之于人;人之所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之所欲,施之于人”等。其中第四种是新型道德标准,正是杨教授所要倡导的现代行为准则。最后,杨教授进一步区分揣摩意图、投其所好、市侩哲学等伪善道德理论与新型道德准则的不同。
杨树森教授思考的论题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富于启发性。讲座理论精深,范例生动,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令学生受益匪浅。(学生通讯员 杨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