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山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东风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在E503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的讲座。外国语学院1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王先荣教授主持。
王东风教授从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谈起,指出五四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而这一切要从中国的闭关锁国而最后积弱挨打说起。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礼仪之争”导致闭关锁国,而闭关锁国表征之一就是翻译的“不作为”,从而断绝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跨文化知识更新中断。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政府痛感闭关锁国的危害,曾国藩邀请三个翻译家——徐寿、华蘅芳以及容闳创办工厂,表明清廷开始向外看。随后,王教授运用丰富的翻译史料,详细介绍了“五四”前后国内对巴黎公社、欧洲共产党活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译介,对马克思、列宁等人的报道,《共产党宣言》选段的中英文对比。据此,王教授指出,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带进中国的是一批翻译者。他表示,真正有思想的翻译者从来不是鹦鹉学舌的传声筒,能翻译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都是学贯中西的思想家,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广大有识之士认识并寻找到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推动国家的建设发展。
王先荣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指出,王东风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旁征博引,融汇中西,运用大量的鲜活的事例,论述了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翻译与传播的历程。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又有历史厚度。此次讲座,王东风教授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理念、热情敬业的品质给我院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聆听者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