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资源环境学院束浩月副教授与党柯柯博士分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资助。此外,王琼博士本年度转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项目1项。具体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项目批准号 | 项目名称 | 批准经费(万元) |
束浩月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C类) | 32501517 | 蓝藻毒素基金检测芯片及其在典型富营养化湖泊研究中的应用 | 30 |
党柯柯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C类) | 32502570 | 基于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的生姜抑病功能菌群构建及其对青枯病抑制机制研究 | 30 |
王 琼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C类) | 42307035 (转入) | 超积累植物促生菌群调控油菜镉提取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 | 30 |
束浩月副教授长期致力于多类毒素基因的高效检测芯片研发及长江流域典型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环境研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党柯柯博士和王琼博士作为学院青年科研骨干,聚焦于土壤防护与生态修复方向。党柯柯博士融合微生物组学与系统生物学技术,构建数学模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跨尺度研究体系;王琼博士专注于镉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旨在从转录水平、代谢水平、微生态响应等多层次水平深入探究生物强化菌剂调控油菜生长和镉吸收转运的分子机制。
本年度新增三位教师获得青年项目资助,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也是对他们在各自研究方向创新潜力与科研贡献的充分肯定,同时彰显出资源环境学院在皖江流域环境保护、土壤生态修复等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强劲实力。
资源环境学院始终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作为推动科研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本年新增三项新项目,将进一步助力学院学科体系优化与科研水平提升。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早谋划、早启动,通过系统布局、全面动员、精准培育与全程跟踪等机制,持续营造争先创优、追求卓越的科研氛围,为学校高水平发展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撰稿:陶雷 审核:李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