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沈志富老师在教学楼A201教室为人文与社会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作题为《安丰还是汉阳?——<禹贡>大别山地望之争》的学术报告。
沈志富老师首先从今人眼中的大别山意象谈起,提出研究历史地理要重视对山川地名来龙去脉的考证。继而由儒家经典《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大别”地望出发,详细梳理了大别山历经两千余年名实之辩的争论过程。报告认为,历史上有关大别山地望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安丰说”与“汉阳说”两种,这一认识在两晋以前无异议,晋隋之际分歧渐起,至清代论争达于顶峰,直至近代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后,随着新的自然地理知识谱系的建立与传播以及大别山的区域方位在新编测绘地图上被重新标注,这场持续两千年的山川地理聚讼才算渐告平息。
沈志富老师的报告引证详实,思路清晰,语言平实而精彩,论述充分且生动。同学们表示聆听报告收获颇丰,既加深了对先秦经典《禹贡》山川地理及其变迁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探索大别山地区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内涵的兴趣。(人文与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