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鲍硕来教授以“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为题在龙山校区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作学术报告。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第九期培训班全体学员200余人聆听了讲座。
鲍硕来教授对先秦诸子百家到近代以来修身思想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重点对《论语》、《孟子》、《荀子》、《礼记·大学》中的传统修身思想进行了阐发。他认为,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相契合。首先,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要求上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三个方面的“倡导”显现出了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历史赓续。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也着眼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如何修身进而成功立业的问题上,从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和理想的实现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将修德问题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其次,传统的“修身”个人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价值目标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传统的“修身”内容,与古代传统“修身”思想的个人目标之间有诸多方面的重合之处,是传统个人“修身”目标的现代体现。再次,传统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价值目标、国家价值目标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倡导”在“修身”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高度注重“修身”的理念也是穿插于核心价值观全部理论体系之中。最后,鲍硕来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修身思想在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两者在本质和内容上都体现着各自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和主流思想内容,在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总体目标设置、理论框架和体系、阶段性目标及其践行途径、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多方面的相通之处和较高的契合性。
报告期间,鲍硕来教授还介绍了历年来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修身教育全过程”活动的开展情况,列举了工作中凝炼出的实践活动、实践成果、理论成果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他倡导大学生骨干应以“三修”为路径,修德明理,志存高远;修智敏学,锐意创新;修行律己,文明垂范。以“四成”为目标,着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意义上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鲍硕来教授讲座逻辑严密,内容翔实,联系实际密切,加深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