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发展中华戏曲文化,挖掘京剧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京剧科班富连成社的历史贡献与影响,推进实现富连成社研究多维度、多地域的发展态势,近日,由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中共太湖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富连成研究中心和太湖县小池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富连成与安庆戏码头”学术研讨会在安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戏曲学院、国家京剧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各京剧院团等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24年是中国京剧科班富连成社成立120周年,此次学术研讨会不仅为2024年“纪念富连成成立120周年系列活动”预热,更是告慰梨园先贤的体现。100多年前,著名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叶春善的父辈从安庆太湖县走出。从此,叶氏门中,枝繁叶茂,从叶龙章、叶荫章、叶盛章、叶盛兰、叶盛长到叶铁森、叶金森、叶庆先、叶庆荣、叶钧、叶蓬、叶少兰、叶红珠、叶金援等饮誉舞台、蜚声天下。其中,叶春善创立了京剧史上戏曲科班办学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一所科班富连成社,成为梨园世家历史人文的一面旗帜。“富连成精神”历久弥新,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富连成社本身的办学历史。
此次学术研讨会充分展现了富连成社京剧艺术的深厚魅力和安庆戏曲文化的丰富底蕴,也希望从学术视角推动书写文化发展的新篇章,奏响文化传承的主旋律。
会上,中国戏曲学院原校长助理刘坚介绍了富连成社的发展历史和对中国戏曲教育产生的贡献,并对中国戏曲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形成以持续的舞台艺术实践为魂的教育理念;二是关注当下中国戏曲教育的现实借鉴和生存问题;三是坚持以戏剧表演、人才培养为中心,办好敬畏民族传统技艺、深入开掘传统教学资源、进行切实有效引导三件事。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宫廷戏曲研究所名誉所长孙萍以“富连成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贡献”为题,提出富连成社特殊的培养人才形式,是能够培养出众多“好角儿”、造就京剧大师的一个前提,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富连成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贡献:一是以富连成社“替祖师爷传道”的精神担当文化传承使命;二是“以诸生须当敬听”的富连成社社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三是以“量材授艺,人尽其才”的宗旨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四是以“活起来”的理念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叶金森讲述了徽班进京的历史及叶氏家族投身梨园的经过。他表示,作为叶氏家族的一员,他为祖辈190年前毅然北上京城、投身戏曲事业感到无比自豪。他表示,在新时代,无论是作为舞台上的京剧表演者,还是作为戏曲艺术研究者,都会时刻追思前人之艰难,感念文化瑰宝来之不易,用更强的责任感、更广阔的视角、更长远的眼光、更踏实的艺风和学风,把戏曲艺术保护好、传承好、研究好。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于萍提出富连成社之所以能培养出这么多著名的艺术家,在中国京剧教育史上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管理者严格教学、遵循戏曲教育规律、以京剧科目来招生教学演出等多种人才培养手段。富连成社针对学生的条件,有的放矢地施以不同的教法和手段。富连成社重视舞台各环节的配合,追求高度和谐统一的“一棵菜”精神,为培养各类戏曲人才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优化人才集群化成长形态,这些对京剧的教学演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京剧院一级编剧池浚认为,京剧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艺术是京剧艺术的核心,表演水平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京剧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他总结“富连成精神”的核心在于富连成社历任社长及教师团队对于“替祖师爷传道”的极高忠诚度和责任感。富连成社教育的历史经验在思想层面包括尊师精神、刻苦精神,在教学层面上注重开蒙、因材施教、成品教学、实践教学。戏曲艺术工作者要用心提炼富连成社教学模式的规律,破解京剧教育的密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
来自广州京剧团的马明才以自己的学艺从业经历探讨了富连成社戏曲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先进性。他认为,富连成社的教学经验给我们留下丰富宝贵的财产,“尊师重道”是富连成社一贯的宗旨。富连成社不仅教学戏,还教做人、教礼义。富连成社老先生的教诲使他受用终身,特别是其外祖父、富连成社“六大弟子”之一的雷喜福对他影响深远。作为老师,言传身教要贯彻始终,要继承先辈名师的精神,立足舞台,做好戏曲教育事业,振兴京剧艺术。
富连成社后人田振英认为富连成社的教育体系是超前的,过去的师傅传徒弟就是口传身授、以身示教,口口相传。富连成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怀敬畏,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传承的历史经典。京剧艺术所承载的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美好期盼。富连成社怀着这种敬畏之心极大地丰富了那个时代的京剧舞台,展示了那个时代京剧艺术的鲜活魅力。
宁夏京剧团原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富连成社传人郭铸从郭椿山、郭元汾两位京剧艺术家的从艺经历入手,讲述了富连成社与宁夏京剧的深厚渊源,从总政京剧团和西南京剧团到“老四团”,京剧在宁夏从很少有人看,到只要有演出就场场爆满,一举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剧种,成为名副其实的“京老大”。从1958年至今,历时6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京剧团几代京剧人为宁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传承好富连成社文化精神,让京剧艺术在宁夏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安庆师范大学校长彭凤莲,太湖县委书记朱小兵,太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伟出席会议。他们表示,安庆是有戏之城、戏曲之乡、是典型的戏曲码头,“富连成回家”是对家乡戏曲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富连成与安庆戏码头”学术研讨会的开展也为传承活体艺术提供了难得机会。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强富连成社与安庆的合作交流,在碰撞中开出更灿烂的花,结出更丰富的文化研究硕果。
专家们表示,将以富连成社研究为特色,立足现有基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时代所为,为传承所用。
一代代富连成社后辈与梨园弟子,正通过自身努力,把富连成社“不为个人发家致富,只为替祖师爷传道”的精神发扬光大,将富连成社人才培养模式和艺术风骨秉承“守正创新”精神世代相传。
活动背景介绍:
富连成社是1904年创办的培养京剧学员的京剧科班,前期称“喜连成”,是京剧教育史上公认的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科班。对京剧艺术带来的影响绵延至今。在其成立后的44年里,先后培养出侯喜瑞、梅兰芳、周信芳、雷喜福、马连良、于连泉(筱翠花)、谭富英、裘盛戎、叶盛章、叶盛兰、高盛麟、李盛斌、袁世海、李世芳、毛世来、谭元寿、冀韵兰等近20位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近300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及“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共11科、800余名学生,成就了京剧与戏曲的辉煌。
可以说,富连成社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是数代京剧人毕生心血的艺术薪传之路,也是一部跌宕传奇的艺术史诗,更是新中国京剧艺术传承的火种!其不仅创造了20世纪上半叶京剧人才培养的辉煌,还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曲人才培养和京剧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来源:【人民政协报】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312/25/content_5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