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安徽省发改委组织专家对我校安徽省高柔性激光智能制造与检测工程实验室(验收)和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研究中心(认定)进行现场考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时珍出席现场汇报会和反馈会。省发改委创新改革处处长方秀,科研处、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负责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学术骨干及合作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汇报会上,汪时珍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办学定位、市校合作等基本情况,对各位领导、专家来校检查验收和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研究中心(认定)负责人重点结合黄梅戏和桐城派文化向专家组汇报了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建设任务和详细建设方案。安徽省高柔性激光智能制造与检测工程实验室(验收)负责人专家组汇报了两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
专家组在听取了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作汇报后,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反馈会上,方秀对评估验收工作进行点评。她对安徽省高柔性激光智能制造与检测工程实验室建设工作表示肯定,认为平台定位清晰,聚焦服务“三地一区”建设,培育创新型高端科研平台,将优势学科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将技术突破工程化、产业化,切实解决了企业技术瓶颈和实际问题,提高了企业效益,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认为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研究中心将历史文化传承与数字化创新相结合,是跨行业文化交融的独特尝试,对于保护好、传承好、创新好本土特色人文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同时从内部管理体系、凝练队伍和研究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中肯的整改建议。
汪时珍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照单全收专家组意见,不断加强对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支撑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功能。他要求,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政班子和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研究中心(认定)负责人要认真梳理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可行的工作方案;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政班子和安徽省高柔性激光智能制造与检测工程实验室(验收)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专家反馈意见,逐条落实整改方案,努力把实验室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撰稿:徐辉 摄影:朱婉慧 编辑:江伟 审核:江贵生 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