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BGCI)传来喜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项小燕教授主持申报的大别山五针松综合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不仅是项小燕教授团队十余年扎根大别山、潜心研究与保护工作的结晶,更是学校及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大力支持科研攻关、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同时标志着我校在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学校国际合作项目的新突破。
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和大别山区的生态“旗舰物种”。由于分布区域极其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且面临栖息地破坏等威胁,其生存状况岌岌可危。自2012年起,项小燕教授便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事业。十余载寒暑,她带领研究团队无数次深入大别山腹地,克服野外作业的艰苦与险阻,系统开展了大别山五针松的种群生态学、生殖生物学、濒危机理、保育遗传学等全方位研究。正是这份对濒危植物保护事业的执着坚守和扎实的前期工作积累,为此次国际合作项目的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我校积极响应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深度融入全球植物保护网络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办学导向,以及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项目的实施,必将为守护大别山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注入强劲动力。(撰稿:穆丹 审核:吴彦 朱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