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办学125周年音乐学院学术报告之四——刘家禾博士作学术报告

作者: 时间:2022-06-15 点击数:

为庆祝学校办学125周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宽学生们对钢琴知识和表演的了解,音乐学院联合科研处邀请该院教师刘家禾博士在艺术楼C203智慧教室举行了一场题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的学术报告会,学院相关教师及部分学生到场聆听。

刘家禾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的经历切入,叙述了我国钢琴发展的最早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带来了文化碰撞,‘学堂乐歌’出现并兴盛,各大音乐学院相继建立。”她围绕历史和教育背景两个方面,深刻阐述了19世纪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

意大利音乐家梅百器于1919年来华,在上海组建了一支高水平乐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首轮交响乐大潮;文革时期,钢琴音乐遭到重重打压,音乐家殷承宗通过向民众宣传钢琴艺术、为京剧伴奏等方式为钢琴“发声”,使得钢琴艺术得以保留……讲座中,刘家禾讲述了许多知名音乐家的事迹,介绍了他们对音乐深沉的热爱以及对中国音乐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一个从‘形’到‘神’的扬弃过程。”刘家禾表示,李叔同在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基础上加以填词,创作了耳熟能详的《送别》;瞿维以安徽凤阳地区流行的花鼓戏为出发点,创作了《花鼓》;赵晓生的《太极》蕴含着中国传统经典《周易》中的哲理和逻辑。从“现成西方音乐+中文填词”的模式到“将民间曲调作为追求中国风格的手段”,再到“追求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刘家禾以时间为顺序,结合音乐演奏视频,清晰地阐述了我国钢琴乐曲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不到一百年的钢琴音乐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钢琴家,创作出了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刘家禾强调,作为钢琴音乐的学习者,应该树立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壮大的远大志向。她勉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反复练习,提升演奏水平。同时针对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她提出了“增加演奏比重”与“丰富曲目选择”两个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学术报告是庆祝学校办学125周年系列讲座之一,帮助学生加深对我国钢琴音乐的认识和思考,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他们对专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钢琴音乐,为学院钢琴学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撰稿:许树群 方锴 摄影:柳照雪 刘菁 编辑:管婷婷 审核:高艳 汪德进)

版权所有 安庆师范大学科研处     联系地址: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政编码:246133     联系电话:0556-5301808 0556-5305870